my case

I have occupational disease, I am sick of working......for many many years!

Wednesday, April 18, 2018

《河畔惡女》--通篇是存在與虛無!


《河畔惡女》
42屆香港國際電影節觀看的三齣作品之一。二階堂富美及吉澤亮主演。
有表達存在與虛無、焦慮的強烈感覺!那是存在主義的核心問題。
世界、人、事,無可無不可!對主角山田而言,存在毫無實感,讓他知道自己的真實存在,得靠恰恰是代表死亡的河邊發現的一副屍骨。他暗戀男同學卻不敢表白,只要默默在旁觀望已心滿意足,是他自以為是的力所能及了!人生何其無力無奈!因此,他的救贖必然不在世界之中,只能是他心目中日夜盼望的外太空飛船(一個超越人世的外在存在)。
世界、人、事,無可無不可!對觀音崎(欺凌山田的同學)只有色相性事才是實實在在,觸動麻木無感的人生!他在河畔得知未有錯手殺人及若草(女主角及同班同學)是真人喜歡他後,就即時在現場交合了!性快感就是存在的實感!



《第三度殺人》--真相正義重要?還是爭取所有人最大利益重要?


《第三度殺人》

是枝裕和的作品,福山雅治、役所廣司及廣瀨鈴合演。

福山雅治飾演的律師重盛,要為已承認搶劫殺人的犯人三隅辯護,原先是爭取如何減輕刑責以免於被判死刑,可是在每一次探問的過程中,三隅對案情都有前言不對後語的說法,有關殺人動機的供詞反覆,整個案件有太多模糊不清的地方,而且三隅有殺人前科坐了近三十年的監,重盛在深入理解的過程中,更發覺死者女兒咲江與三隅有不尋常的接觸,死者妻子也隱瞞了一些關鍵線索,令重盛產生極大疑惑,相信另有真相……結果:當然是情理之中、意料之外!
戲的題旨由咲江的一句質問:誰制裁誰?由誰決定?引伸對司法制度(至少是日本的)運作的未必探求真相遑論爭伸張義只問爭取當事人最大利益的質疑。
不過,被告的有罪沒罪犯上甚麼罪判甚麼刑,其實並不是單方面由司法和執法主控方所決定,辯方也有他的角色與引導案情及裁決取捨的作用。

判決的結果為戲名為何作《第三次殺人》解題。